案例是检察官依法履职最直观、最形象的展示,也是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官形象、感受公平正义的重要窗口。2024年海港区人民检察院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依法公正办理案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现在,让我们共同聚焦2024年海港检察闪耀着法治光辉的案事例,凝聚法治共识,共促法治进步。2024年2月,辽宁省绥中县检察院依据《跨区域长城文物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向海港区检察院移送案件线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九门口长城保护范围内,存在违章建筑破坏长城本体、大量垃圾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海港区院邀请国内著名长城文物保护专家董耀会实地踏勘九门口长城,评估长城受损情况和管理现状,并组织绥中县检察院、区文旅局、驻操营镇政府、九门口村 村委会和当事人召开磋商会议,协调解决九门口长城管辖权与保护和开发利用 问题,及时恢复了九门口长城周边历史风貌,并建立了《“检察员+保护员” 长城保护协作机制》,构建长城多元化保护协作体系。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长城保护典型案例。——检察机关积极应对长城保护“边界”难题,牵头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解决历史遗留的长城管辖权不明、边界不清等问题,构建协同履行检察职能、跨区域联合保护长城工作新格局。
【周某孕期劳动争议纠纷支持仲裁案】
某物流公司在明知周某(军属)怀孕的情况下,企图单方解除劳动关系,被拒绝后采用通过改变工作条件、调岗降薪、安排夜间劳动等形式,迫使周某 (军属)自动离职,严重侵犯女职工平等就业权益。海港区检察院与石家庄军事检察院沟通协作,通过军地检察机关异地联合调查取证、仲裁阶段联合调解、督促及时履行等方式,用14天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职完毕,保护了妇女平等就业权益。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并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河北省妇联、河北省人社厅联合评为“2024年度保护女职工平等就业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针对劳动者权益保护,联合区妇 联、区劳动和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区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庭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支持仲裁+诉前调解”工作,通过民事支持仲裁维护军属、妇女平等就业权益,深化对特定群体的权益保障。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某公司行政决定非诉执行监督案】
海港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开展清查未执结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专项活动, 发现某公司未给23名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遂依托检察职能积极开展“一案三查”,依法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按照规定履行法定执行程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针对某公司抵触情绪大、对履行执行补缴决定不认可的现状,联合区法院、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多次讲情理、释法理,促使其履行补缴义务。同时通过办理此案,与区人社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定期召开联席会制度,形成工作合力。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社会性、互助性、政策性的住房保障制度,为职工个人和家庭提供多方面的经济支持和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非诉执行案件进行全面监督,促进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行执行行为,并深挖案件执行难问题根源,充分释法说理,有效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李某芳刑事申诉案】 申诉人李某芳对刑事判决结果不服,多方主张权利未果后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海港区检察院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申诉信访案件全部由院领导包案办理”的工作要求,由检察长包案办理,并与区法院、区妇联、区人民调解组织等多方力量开展联动调解,进一步解法结、化心结。通过综合履行检察公开听证、联动司法救助、多元社会救助等检察职能,申诉人李某芳多年的心结终得化解,自愿撤回申诉,并向海港区检察院赠送锦旗和感谢信。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情况》作交流。——检察机关内外协同多元共治,以检察智慧凝聚司法化解合力,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搭建好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的连心桥。【苗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
被告人苗某某与被害人汪某某通过网络结识,相约见面后发生性关系,还有多次“隔空猥亵”行为。检察机关依托涉未侦协办监督公安机关全面侦查并追加认定“隔空猥亵”事实,法院以犯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判处苗某某有期徒刑八年。案件办理中,海港区检察院关注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健康,依托专业化团队,开展心理疏导、督促监护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多元帮扶救助,并注重类案研判,推动建立了《全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协作机制》,护航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案被评为2024年河北省检察机关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典型案例。
——检察机关切实发挥检察职能,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抓在细处、督在严处、落到实处,以守正创新之势探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路径,护航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切实彰显了“检护民生”的司法担当。 
未经消防验收即投入使用、后续监管缺位的高层建筑,对432户居民、23户商业门市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消防安全风险,海港区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相应监管、检查和督促整改的职责,最终促使消防设施得到修复,消防安全得到维护,涉案小区居民向检察机关赠送锦旗表示感谢。在案件办理中,海港区检察院针对整改成效回访小区居民,并联合多方召开专题座谈,与行政机关共同形成维护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合力。同时推动责任部门举一反三,在全市开展高层住宅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排查消防隐患项目40个。
——消防安全问题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依法履职,解危济困与长治久安并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突出“三双”推动“三融”以党的建设引领长城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海港区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优势,精心探索打造长城保护“双责、双创、双联”工作机制,与环长城党建示范村城子峪村党支部签订联创共建工作协议,打造“人大+检察”法治监督共同体,在全省率先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志愿服务组织”协作机制,邀请长城文物保护专家常态化联合开展现场勘查、专家问计等工作,为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智慧保障,持续激发检察工作新动能,实现检察能动履职往 实里走、往深里做。支部党建经验做法获评第三批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典型事例。
——把以党建统领检察工作作为推进公益诉讼检察的根本方法,注重发挥 党员在破解长城保护工作难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能动履职、融合履职、一体履职”检察工作理念。 【以检察职能推动母婴服务行业乱象治理】
海港区检察院通过办理月子中心违法用工案,发现母婴护理市场存在无统一监管部门,无相关法律规范,消费者难以维权等乱象。为此展开广泛调研,走访多家月子中心、中介机构、育婴师,撰写了调研报告呈报区人大,同时助推秦皇岛菲姿尼母婴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发起成立全省首个市级母婴服务业协会,推动海港区、开发区、昌黎县等6个区县的33家母婴机构加入到该协会。为强化行业监管,与市检察院一体履职,协助协会与多部门共同签署《秦皇岛市母婴服务行业规范框架协议》,明晰职责,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检察机关透过违法用工小切口,发现行业治理大问题,通过提出立法 建议、建立协作机制、推动行业自治等多种方式,为母婴服务行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监督,为营造友好社会氛围贡献了检察力量。
【打造“海检新媒”检察宣传品牌 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海港区检察院持续打造“海检新媒”检察宣传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 +”资源优势,立足检察办案,从办理的案件中挖掘“新闻好料”,努力将其打造成优秀的检察新媒体产品,向社会展示检察机关工作成效。今年以来,以所办理的电信诈骗类案件为素材,拍摄了15部反诈宣传类短视频,其中10部在省检察院新媒体平台展播。《你好,法治副校长》《我是真的很努力》等多个作品获得省级奖项。2024年12月,“海检新媒”检察宣传品牌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媒体精品年度“新锐二十佳”,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检察院。——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对于提升司法透明度、增强法律权威性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检察职能,发挥检察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让基层普法贴近群众日常。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海港检察样本】
建立12309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检务平台,将案件来源扩展到网上信访、上级交办、部门移送和主动梳理,将办访模式拓展为信访接待、释法说理、案件受理、检察听证、审查答复、矛盾化解、联动调解、跟踪回访等“八位一体”。针对去年重复访过多、初信初访化解实效性不强等老大难问题,建立新时代“枫桥经验”—— “海检521工作模式”,建立“检察+公安”“检察+法院”等5个“检察+”矛盾纠纷外部化解渠道。与区法院等单位会签《检法联动调解程序规范(试行)》等3个多元联动化解工作机制,高质效化解信访积案3件,无进京赴省访,实现了同期信访案件数量下降和办理信访案件质效提升的“一降一升”。该样本被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使用。
——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 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托多元联动化解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处置化解信访问题,最大限度保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真正在听民声、尊民意、解民忧中赢得民心,切实把信访工作干出彩、出实效、做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