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3起涉”两卡”犯罪案件。
案件一:李某钿将以自己身份证办理的3套银行卡卖于他人,此卡共吸纳被害人资金44万余元,流水金额245万余元,涉及17起电信诈骗,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目前,此案已向海港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案件二:在王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中,王某自2020年10月以来,多次通过自己的银行卡帮助他人转移所谓的“网络赌博”钱款,共计140余万元,非法获利11000余元,此案正在依法进行审查。
案件三:在李某璠、张某龙、王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中,3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将银行卡卖给他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利用该银行卡接收被害人钱款200余万元,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案犯罪5起。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批捕。
断卡,断的是什么卡?
银行卡
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也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电话卡
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卡,也包括虚拟运营商的电话卡,同时还包括物联网卡。
为什么开展断卡行动?
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都离不开信息流和资金流两个要素,而信息流和资金流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卡和银行卡。“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还会用来进行网络贩毒、网络赌博,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通过买卖的“实名不实人”银行卡走账,难以追查和打击。每年因诈骗、网赌而上演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给社会治安和家庭幸福造成了严重威胁。诈骗危害性极大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是因为电话卡、银行卡的管理失控。每年因遭受电信诈骗而上演的悲剧不计其数,对我国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诈骗危害性极大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的一大根源,是因为电话卡、银行卡的管理失控。每年因遭受电信诈骗而上演的悲剧不计其数,对我国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打击工作势在必行
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骗子购买后实施诈骗,给警方的追查和打击带来巨大困难。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就等于给诈骗分子“断奶”,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提高法律意识,你需要这样做
1.不出租、出借、出售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卡、支付二维码等。
2.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账户业务, 在ATM机等自助设备操作时,注意安全防范。
3.保护好账户信息,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等。
4.不登陆来历不明的网址、不点击手机短信和邮件中未知链接,不随意下载可疑APP。
5.设置较为复杂账户密码,不使用简单数字排列的密码或生日、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
6.从银行官方网址下载安装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安全控件和客户端软件,关闭计算机系统远程登录功能。
特别提醒
凡有身份证遗失或前期电话卡、银行卡异常情况者,应尽快到有关部门查询个人名下是否存在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如有异常请及时处理,以免影响个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