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六五环境日公益诉讼检校同行主题活动
时间:2025-06-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校共绘生态法治新图景

思想交锋激扬青春担当力

——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六五环境日公益诉讼检校同行主题活动

2025年6月5日,一堂跨越环境法学理论与生态实践的“沉浸式法治课”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开展。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与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围绕公益诉讼制度展开深度思辨,通过模拟听证、观点碰撞、沉浸体验等创新形式,为公益诉讼注入青年智慧与法治动能。

破题

当司法实践遇见学术思辨

学校组织(统战)部部长、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宝军致辞

“‘检察蓝’与‘环保绿’的碰撞,能够进一步提升生态法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孵化大学生环保公益力量!”学校组织(统战)部部长、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宝军在致辞中说。

检察机关代表随后以问题切入公益诉讼制度讲解:“当燕山矿脉遭私挖滥采,谁有权站出来?当白洋淀水体受污染,司法如何突破‘公地悲剧’?”这一发问引发在场师生对诉讼主体资格的理论反思,呼应了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中“主体困境”的学术命题。

交锋

模拟听证会上的法理激荡

模拟听证会

在模拟“入海河流生态环境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听证环节,戏剧性冲突层层递进:行政机关扮演者援引部门权责清单据理力争,折射现实执法资源困局;学生听证员引用《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质问行政机关:“法定监管职责岂能以资金不足为由推诿?”

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梁磊点评

观众席上,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梁磊犀利点评:“本案揭示了公益诉讼两大核心命题——如何通过‘诉前程序’激活行政效能?如何运用‘替代性修复’实现生态正义?”现场思辨火花四射,将学术争议转化为鲜活实践。

融智

青年方案叩问治理深水区

在自由研讨环节,青年学子直击环保痛点:“外卖平台日均产生2亿个包装盒,公益诉讼能否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共享单车侵占河道绿地,生态损害如何量化?”


学校环保青年协会创意发散,从校园社团活动、文创设计、社会实践等角度,讨论如何用短视频、校园公众号宣传环保法律,设计“环保法规趣味解读”传播方案。

当师生接过“公益诉讼宣传员”聘书时,检校共建的“生态法治智库”初见雏形。

铸魂

在文化传承中锚定使命坐标

曲格平环境文化馆的参观成为精神升华点。在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手稿前,检察官们重塑建立环境司法的历史辩证法思维,萃取符合国情的生态治理智慧,这种浸润式体验,最终转化为办理具体案件时对“环境权保障”更精准的司法诠释。

回响

构建检学研共治新生态

海港区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

王永洪

活动尾声,海港区人民检察院三级高级检察官王永洪致谢辞引发共鸣:“法治是环境保护的坚实屏障,而青年一代则是这场行动的先锋力量!我们期待更多同学加入环保志愿队伍,用专业知识为公益诉讼提供技术支持。”


聚焦民法典
>
海港区检察微信
海港区检察微信
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
版权所有: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路307号 电话:03353552532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