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区域内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地质现象的精华,被公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弥足珍贵的自然遗产。“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开展以来,海港区人民检察院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积极做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开展党建共建。与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通过发挥地质大队在地质勘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为“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密切协作配合。与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密切配合,落实管理中心主体责任,发挥检察院法治助手作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协调整合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地质遗迹保护突出问题,共同推进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深化宣传效应。联合管理中心、第八地质大队共同在秦皇岛柳江地学博物馆举办“凝聚公益力量·共创美好家园”等主题宣传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为从不同角度为生态保护工作建言献策。聘请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自然保护区巡护员、柳江盆地管理中心、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市地质学会等机构代表为“公益诉讼宣传员”,积极构建“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公益诉讼保护新模式。

落实司法保护。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非法采矿案件中发现,嫌疑人作案区域位于保护区附近,且盗采矿石量严重超出嫌疑人盗采数量。为保障地质遗迹周边生态安全,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深挖案件线索,查明该区域累计盗采矿石13.8万余吨,山体破坏严重,威胁到地质遗迹保护区周边生态安全。通过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加大盗采行为打击力度,修复治理采坑3.4万平方米,该案被省院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生态日”发布。

(修复前后效果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