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
笃学善思 力行致远——2024年春赴国家检察官学院培训有感
时间:2024-04-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有人说春天是出发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于我而言,2024年的春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暖心的季节。很荣幸在这个春风日暖、万物随生的季节,我能卸下所有的工作,奔赴国家检察官学院,在最美的首都尽享检察业务知识的饕餮盛宴。历时10天的学习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受益终身。每一场专家讲座都深深烙印在脑海,每一次交流研讨都是思维的碰撞,学员间的情谊让我们不忍离别,学院里的一草一木令我记忆犹新……回顾学习之旅,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此次培训的心得。

Part1 感恩


第一个关键词是感恩,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需要有人默默地付出。为了更新检察干警司法理念、提升检察干警业务水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助推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高检院高瞻远瞩,组织了全国检察机关轻罪治理专题研修班。能够成为第一批学员,我与有荣焉、幸甚至哉!首先,要感谢市院领导和院党组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给我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在接受先进办案理念的同时能够与全国检察系统的优秀同仁交流探讨;其次,感谢给我们传经送宝的高检院领导、业务专家、知名学者和学院老师,他们精心组织、不吝赐教、倾心辅导,让我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开阔了眼界;最后,感谢我的团队同事在培训期间主动分担我的工作,感谢我的家人在背后默默给予支持,让我全身心投入学习,心无旁骛地追逐心中的热爱

Part2 收获


第二个关键词是收获,“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参加过很多次培训,我觉得这次的培训课程设计的最好,既有首席大检察官应检现场授课,又有业务专家、知名学者亲自辅导,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指导,内容涉及面广、实操性强。8次专题讲座、1次现场教学、2次学员论坛、1次现场答疑、1次临时党支部活动加上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联欢会和趣味运动会,让我不虚此行、收获满满。应勇检察长对“三个善于”的解读,让我对高质效办案有了更深的理解;


苗生明专委关于刑事司法理念的授课,让我对新时代应秉持怎样的检察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政法大学吴宏耀教授从理论的层面,为轻罪时代的刑事司法制度转型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系统内业务专家杨先德、纪丙学、吴峤滨、李勇等人从实践的层面,为我们解答了轻罪治理背景下醉酒型危险驾驶、轻伤害、寻衅滋事、网络赌博等常见多发案件办理中的疑难问题及不起诉裁量权如何运用;学员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检察同仁们分享了地方轻罪治理的先进经验做法……可以说,每一堂课都是令人受益匪浅的充电法宝。文化润心的校园,激情澎湃的课堂,团结友爱的伙伴,我在这里感动着、收获着、分享着,心中春意渐染,仿佛又找回了学生时代的惬意和单纯。

Part3 践行


第三个关键词是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目的在于践行,带着满满的收获,我决心要将高检院的声音传递到基层,要把此次培训所知所学认真应用于检察工作实践。


一是与时俱进地更新司法理念和执法方式,将应检提出的“三个善于”落到实处,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二是推动完善轻罪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带动身边同事共同学习研究简案快办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做到轻罪案件实体从宽、程序从简;


三是做实诉源治理,在办理轻罪案件的同时注重化解社会矛盾,深挖案件背后的社会规律和问题根源,从而达到“以案促治”的目标要求,最终实现司法的核心要义——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十天的学习,我对学院入口石墙上“进德修业、秉鉴持衡”的八字院训有了切实的感受。“进德修业”要求我们提高职业道德操守,学习研修专业知识与技能,扩大功业建树;“秉鉴持衡”则要求我们心怀明镜,秉承法律监督的宪法责任,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平衡。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干警,有机会到国家检察官学院学习,是一生的幸事,我会把这段经历、这份情谊、这番感悟牢牢记在心里,始终怀揣着对法治、法律职业和检察事业的理想信念,进德修业,秉鉴持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聚焦民法典
>
海港区检察微信
海港区检察微信
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
版权所有: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路307号 电话:03353552532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